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穎倩 陳思雯)近年來,漢陽區在優化基層政務服務方面不斷創新,大力實施政務服務“深根工程”,把“紅色驛站”建在社區和小區,把政務服務做到“家”門口。為此,將政務網部署到社會治理最小顆粒單元是必行之舉,構建“區-部門、街道-社區-驛站”四級政務網絡體系,亦為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提供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政務新基建保障的題中之義。
服務下沉,網絡先行,新技術支撐新服務
要把政務服務做到“家”門口的背后,不僅僅是行政審批權的下放,還需要同步將政務網絡延伸至居民“家”門口的“紅色驛站”,以支撐便民事務的高效辦理,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漢陽區在政務網絡布局上,一方面積極把有線政務網部署到全區11個街道、118個社區和176個“紅色驛站”,一方面積極探索SD-WAN等無線5G新技術在無線政務網方面的應用,以更全面支撐“一次辦”、“一網辦”。
服務不停,網絡不斷,構筑靈活應急體系
政務網從政府到部門、街道、社區、“紅色驛站”的延伸,不僅有效支撐了居民的政務服務需求,SD-WAN無線政務加密專網還能為應急處置、大型活動期間的管理、協調提供更靈活、有效、安全的響應。今年上半年,漢陽區豐收社區臥龍墨水湖邊紅色驛站、十里鋪社區玫瑰東園紅色驛站等5個驛站分別面臨因道路施工光纜挖斷導致無法使用政務網和驛站還未完成建設時便有居民提出辦事需求等情況,漢陽區大數據中心迅速部署兩臺SD-WAN設備到驛站,原本至少7個工作日才能聯通的政務網,現在從聯通到辦事不到1小時,居民便完成事項辦理,滿意而歸。
據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無線政務加密專網的部署和探索,是漢陽區大數據中心作為政務網建設和保障主要部門,護航“共同締造”活動的創新之舉,它能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靈活響應城市中因不可抗力自然災害、不可預見公共事件導致的網絡故障,能在遇到各種突發事件時,提升極端條件下政務網的應急保障能力。
征稿啟事:為貫徹落實省委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部署精神,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開設“共同締造”專欄。欄目組將持續對通過《荊楚問政》《民生熱線》平臺辦好實事的典型案例進行采訪報道。同時,歡迎百姓將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留言告訴我們,也歡迎全省各單位將“共同締造”的具體案例、切實舉措、心得體會、探索經驗,分享給我們。我們將通過此專欄,聚焦全省各地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典型案例,通過帶溫度、接地氣的新聞,生動反映各地各部門從群眾可見可知可感的實事小事做起,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發動群眾“一起干”的暖心舉措和實際成效。
投稿郵箱:2815433597@qq.com 咨詢電話:027—88567717